您现在的位置:中考苏州站 > 重点高中 > 园区 > 星海实验中学 > 正文
来源:星海学校官网 作者:中考网编辑 2013-09-25 11:42:20
1992年,我的工作发生了一次重大的变动,我从吴江市调往了昆山市,并且成为了一名中学教师。又一项挑战摆在了我的面前。当时,我的主观意愿是想当一名优秀的物理学教师,因为我一向认为,这是我做学生时最强势的学科。然而,语文教学的缘纷依然让我从教了语文。
师傅主动邀我听的第一堂课是《最后一课》。师傅一上课就讲起了故事,老先生出神入化的讲解和手脚并用的表演将我和在座学生完完全全吸引了过去。之后,是阅读课文的大胆放手。已完全沉浸在普法战争特殊氛围中的学生们,在老师的指点下,不费吹灰之力,很快理解了课文内容并不时作出精彩的回答。我庆幸遇上了一位好师傅,他的风格与我的特点很相近。有趣得很,执教《最后一课》成为了我执教的第一堂初中语文课。其后,教案《地球是圆的吗》获得苏州市中青年语文教师教案设计比赛一等奖,我的课堂教学思路得到了专家的认可,这是对我的一次极大的鼓励。
在昆山工作八年,我成功送走了三届初中毕业班,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我多次接任差班教学工作,能够起死回生,靠的就是尊重的态度、信任的眼光、充满激情的课堂和留给学生有效的自由空间。我把这种空间称为有效的安静,让学生们多一点有效思考的时间和参与讨论的自由,要求自己少一点卖弄才华的嫌疑和罗里罗嗦的讲解。一句话,把课堂还给学生。
期间,我开始致力于语文学习的课外拓展的研究,开始关注人文思想的传承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此,我申请参加了江苏省南社研究会,对柳亚子先生、陈去病先生和青年才子王大觉等人在古镇周庄的南社雅集活动进行了初步研究,撰写了相关论文《结盟南社,落笔千钧——柳亚子与周庄南社社员的活动及其诗作》,发表于1997年第6期《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研究工作给学生提供了许多关于爱国民主人士柳亚子先生和爱国民主社团“南社”方面的知识,在乡土教材的开发和语文与家乡历史、家乡生活的关系方面取得了一点收获。“九五”省级立项课题《教育现代化中的德育实践与评价》之子课题《历史文化名镇的演变发展与学校德育的探索》也为语文教学带来了活力。师生共同采风、共写故事等做法,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得到了某一侧面的体现。同时,我依然坚持自学,并与学生开展学习竞赛,很快就取得了本科文凭。后来,我参与了学校管理并成为一校之长,但教学热情不减,挑战依旧,课堂内外,依然活跃着我的身影。
我的事业成长的第三个重要时期是来到了苏州工业园区之后。2001年,我奔赴园区,成为九年制星海学校的一员。在这片不断创造奇迹的热土上,我结识了一批优秀的语文教学专家和一线老师,业务水平得到了突飞猛进。
苏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傅嘉德老师在谈及语文老师的教学特质时,多次强调“激情”和“灵性”。语文老师应该让课堂激情四溢,让学生置身于真实情感的体验与碰撞之中;语文老师应该极具灵性,用充满智慧的语言给学生带去享受和启迪。语文课应该上得很美。江苏省一等奖获得者洪越老师以江苏省第四期教研课题《生活化语文教学》为依托,带领学校语文组在“语文课堂教学短时高效”“语文学习生活体验积累”“语文学习生活实践研究”等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和实践。星海的学生们从课堂、从生活,全方位开展语文学习活动,以观察促体验,以体验促感悟,以感悟促素养。课堂教学情境导入、问题引领、方法指导、自主合作。教材真正成为学习的示例,成为学习生活的重要生发点。语文教学在摆脱形式主义和繁琐哲学的努力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下一页:查看更多内容
2018年苏州各区中考分数线 | ||||
市区 | 新区 | 园区 | 吴中区 | 相城区 |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